- 投稿郵箱:qizhixmt@126.com
理論縱橫 | 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


治國之要,首在用人;用人干事,重在導向。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,是引領干部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的旗幟,是激發(fā)干部隊伍活力的源泉,是推動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關鍵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《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》強調,“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”。2025年1月17日召開的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強調指出:“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導向?!秉h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從執(zhí)政興國的高度在不同場合對選人用人導向問題進行了論述,這些重要論述內容十分豐富,為做好新時代選人用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學習好貫徹好這些重要論述,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,嚴把選人用人關口,選優(yōu)配強干部隊伍,才能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組織保證和動力支撐。
一、關于“選用什么人”
選什么樣的人是干部選拔任用的首要問題。從邏輯上講,選人用人首先要確立一個標準,即解決好選用什么人的問題。只有把選用什么樣的人的標準鮮明樹立起來,堅持公道用人,避免干部“帶病提拔”,才能充分調動廣大干部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的積極性,有力推進黨和國家事業(yè)發(fā)展。為此,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首先要明確選用什么人的標準。
(一)德才兼?zhèn)?、以德為先。堅持德才兼?zhèn)?、以德為先,是我們黨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,也是選人用人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。2019年修訂的《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》規(guī)定的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干部必須堅持的第二條原則就包含“德才兼?zhèn)?、以德為先”?!暗隆敝饕獜娬{理想信念、道德品質、黨性修養(yǎng)、作風建設等方面的要求;“才”則強調干事業(yè)的能力或才能。德與才之間是一種辯證關系,堅持德才兼?zhèn)?、以德為先凝練概括了干部應具備的各種素質條件,既要求德與才兼?zhèn)?,二者缺一不可,又同時突出德在其中的主導作用。
“以德為先”是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中選人用人的重要理念和經驗智慧,也是選人用人標準的本質或核心所在。堅持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,就是選人用人時先看德,誰在政治上更硬朗、黨性上更純潔、作風上更扎實,就優(yōu)先提拔重用他。當然,強調以德為先,并不是說“才”就可以忽略或忽視。一個干部如果有德卻少才,那么雖然在政治上能夠靠得住讓人信賴,但不能打開工作新局面,也難以把他提拔到重要崗位上去??偟膩碚f,在選拔任用干部時,必須把“德才兼?zhèn)?、以德為先”的用人標準作為一個整體去認識把握,只有這樣,才能真正把那些優(yōu)秀的干部從眾人之中選拔出來。
(二)踐行新時代好干部標準。在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,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好干部的標準是具體的、歷史的。新時代的好干部標準,概括起來說,就是好干部要做到“信念堅定、為民服務、勤政務實、敢于擔當、清正廉潔”。這即是好干部的“20字”標準。黨的十九大、二十大報告都明確強調要把新時代好干部標準落到實處。
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,要“大力選拔政治過硬、敢于擔當、銳意改革、實績突出、清正廉潔的干部”,從而賦予了好干部標準新的時代內涵。其中,政治過硬和之前“20字”標準中的信念堅定都屬于政治上的要求。所謂政治過硬,就是要求干部旗幟鮮明講政治,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,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深刻領悟“兩個確立”的決定性意義,不斷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。政治過硬必然要求黨員干部堅定對黨的忠誠。全會特別強調了銳意改革的要求,這是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相適應的。全會提出的重要改革措施,亟待大量銳意進取、敢闖敢試的改革“實干家”挺身而出,發(fā)揚改革精神,用改革的思維、改革的方法,把改革落到實處、干出成效。與此同時,全會還強調了實績突出的要求。業(yè)績都是干出來的,真干才能真出業(yè)績、出真業(yè)績。實績突出要求干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,能夠真抓實干、迎難而上、善作善成,堅決杜絕只喊口號不實際落實的做法。
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干部提出“政治過硬、敢于擔當、銳意改革、實績突出、清正廉潔”的要求,是對好干部標準的進一步豐富發(fā)展和凝練升華,豐富了好干部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,同時更富有時代性,釋放了正向鼓勵的積極信號。總的來說,與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概括的好干部“20字”標準是一脈相承、相互聯系、完整統(tǒng)一的。
二、關于“從哪選人用人”
從哪選人用人是干部選拔任用的引向問題。在確立選人用人標準、解決好選用什么人的問題之后,還必須明確選拔任用干部的來源、方向和路徑。只有把從哪選人用人明確起來,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和渠道,激勵擔當作為,才能充分體現積極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的價值引導,激活干部選拔任用的源頭活水。為此,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還必須明確從哪選人用人的路徑。
(一)五湖四海、任人唯賢。堅持五湖四海、任人唯賢是中國共產黨選人用人的一條重要原則,是黨保持其先進性的本質要求。《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》規(guī)定的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干部必須堅持的第二條原則就包含“五湖四海、任人唯賢”。黨的十九大、二十大報告都強調了選人用人要“堅持五湖四海、任人唯賢”。
對“五湖四?!币辉~要有一個正確的理解。選人用人上的五湖四海,不是簡單指地域上的廣泛性,而是立足于解決用什么理念選人和從哪里選人的問題,要求選人用人必須沖破思想觀念束縛,打破地域、部門、行業(yè)、身份限制,唯賢是舉、選賢任能,讓優(yōu)秀干部都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(yè)服務。堅持五湖四海,其根本目的是通過五湖四海選人用人體現公正性,在調動干部工作積極性的同時,促使更多的人團結在黨周圍,為著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斗。
任人唯賢,就是凡有本事也能干事、德才兼?zhèn)洹h和人民忠誠的人都要予以關懷培養(yǎng),大膽使用。在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,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選賢任能?!蔽搴暮Ec任人唯賢是辯證統(tǒng)一的關系,堅持五湖四海選人用人的標準就是“賢”,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好干部標準,因此說,任人唯賢是五湖四海選人用人的前提,五湖四海是任人唯賢的必然結果。
(二)注重基層和實踐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“宰相必起于州部,猛將必發(fā)于卒伍”來闡明從基層一線培養(yǎng)選拔干部的重要性。《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》強調要“樹立注重基層和實踐的導向”,充分體現了對干部成長規(guī)律的認識和把握。
基層是鍛煉干部的主戰(zhàn)場、檢驗干部的主陣地。干部到基層培養(yǎng)、在基層成長、從基層選拔,是黨的一貫方針和要求。干部未來走向更重要的崗位,基層經歷不可或缺。為此,要拓寬實踐鍛煉的途徑,積極為干部鍛煉成長搭建平臺,引導干部深入基層、深入實踐;要多到基層干部群眾中、多在鄉(xiāng)語口碑中了解干部。同時,要關心關愛基層干部,在干部選用中充分考慮基層的好干部,并逐步形成來自基層一線的干部培養(yǎng)鏈、成長鏈和選拔鏈。
(三)在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。當前,全面深化改革、推動加快發(fā)展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(zhàn),對領導干部駕馭復雜局面、解決實際問題提出了更高要求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,“各級黨組織要在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,對表現突出的干部要大力褒獎、大膽使用”,“考察識別干部,功夫要下在平時,并注意重要關頭、關鍵時刻”,充分體現了在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的導向。
應當說,對干部的認識和評價,是一個綜合的過程,不僅要注意觀察平時言行,更要留意關鍵時刻的表現。實踐證明,越在重要關鍵之時,越能反映干部的品質、黨性、能耐、韌勁,也越能識別干部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還在不同場合強調過要在重大任務、重點項目、生產一線中考察識別干部,這些和在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的導向都是一致的。
三、關于“如何選人用人”
如何選人用人是干部選拔任用的關鍵問題。在解決了選用什么人、從哪選人用人的問題后,如何選人用人就成為了關鍵。只有把握好如何選人用人的原則和導向,不斷提高選人用人的科學化水平,做到精準選人用人,才能使選拔出來的干部讓組織放心、群眾滿意。為此,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還必須明確如何選人用人的要求。
(一)事業(yè)為上、公道正派。選人用人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風向標,涉及面廣、影響力大,堅持事業(yè)為上、公道正派是黨對各級組織部門工作的根本要求。《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》規(guī)定的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干部必須堅持的第三、四條原則就分別包含“事業(yè)為上”“公道正派”。
堅持事業(yè)為上選拔干部就是事業(yè)發(fā)展需要什么樣的干部就用什么樣的干部,什么樣的干部最合適就選什么樣的干部,選用那些真正有事業(yè)心、能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的干部,讓專業(yè)的人干專業(yè)的事。把“事業(yè)為上、人崗相適、人事相宜”作為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干部必須堅持的原則,就是要求組織部門從崗位需求出發(fā),注重“誰該用”而不是“該用誰”,突出因事擇人,選拔最能夠發(fā)揮崗位職能的優(yōu)秀干部擔任要職。
所謂公道正派,就是選人用人要講原則、從黨性要求出發(fā),而不是講關系、徇私情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“公正用人是我們黨立黨為公、執(zhí)政為民在組織路線上的體現”,要使之成為中國共產黨“選人用人的根本要求”。實踐證明,如果某個地方或單位能夠始終做到公道正派用人,其政治生態(tài)就能朝好的方向發(fā)展,反之就會滋生“跑官”“要官”的不良風氣,敗壞黨風政風。
(二)注重實績、群眾公認。用干部是為了干好事業(yè),干得好不好,關鍵看工作是不是求真務實、真抓實干,業(yè)績是不是經得起實踐、人民和歷史檢驗,所以選人用人必須要重實干、重實績。2018年印發(fā)的《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》明確提出“鮮明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”。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,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要選拔任用那些“實績突出的干部”。樹立實績導向,就是為干部確立一個真抓實干、務實前行的航標和方向,指引他們將重心都放在實干上。
與此同時,選用干部還必須樹立群眾公認的導向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要把群眾認不認可等作為選拔干部的根本依據。干部業(yè)績在實踐,干部聲名在民間。干部干得怎么樣,群眾最有發(fā)言權,所以選人用人一定要重群眾公認,在政績考核中充分反映群眾感受、體現群眾評價,讓群眾的“好差評”成為選人用人的重要尺度。
(三)用當其時、用其所長。在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,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“用人得當,就要科學合理使用干部,也就是說要用當其時、用其所長”。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,必須尊重干部成長規(guī)律,科學配置干部資源,把好干部用好,使其在工作中各展所長,充分發(fā)揮出作用和能 力。
干部的成長有一定的周期,干部成熟也需要一個過程。因此,選用干部一定要把握好時機,注重實踐鍛煉,用當其時,做到人盡其才、才盡其用。從用當其時的角度出發(fā),選用干部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,既不唯年齡是舉,也不降格以求,選用好發(fā)展最急需、組織最滿意和群眾最期盼的干部。選人用人容不得機械教條,必須破除論資排輩、平衡照顧、求全責備等觀念,警惕年齡劃線、拔苗助長等現象,對成熟優(yōu)秀的干部及時識準用好。
用其所長要求選用干部要揚長避短,不能求全責備。“駿馬能歷險,犁田不如牛;堅車能載重,渡河不如舟?!币轿涣私馊瞬?,最大程度了解人才的優(yōu)勢和長處,揚長避短。常言道,“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”。用人不能求全責備,要做到用長容短、揚長避短,并創(chuàng)造條件取長補短,甚至化短為長。
(作者系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、中國社科院大學碩士生導師)
【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“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研究學術史”(項目編號:24BDJ005)階段性成果】
來源:《機關黨建研究》2025年第2期
( 編輯:謝淳子 送簽:謝淳子 簽發(fā):陳誠 )
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
轉載請注明來源,京ICP備18060497號-1,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,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5,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0120672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(010)64068010
